万亿本地生活赛道,“省”是朴素信条
出品/远川研究所
撰文/罗雪妍
2011年,美团成立一周年之际,王兴将团购称为人们有史以来最优美的商业模式之一,他认为以团购为基业的美团正做着一项特别和谐的事业:可以带来实惠、刺激消费、扩大内需[1]。
2025年,这项“和谐的事业”已经渗透到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,下单先找团购套餐,付款先膨胀神券,都成了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刻入DNA的动作。
作为行业的先行者,美团团购业务成长的这15年,也是本地生活市场迅速从蓝海膨胀成红海的15年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今年中国O2O市场规模将达3.89万亿,同比增长了17.6%,并预计在3年后接近6万亿[2]。
如今团购业务已发展成相当成熟的商业模式,市场格局愈发复杂。这种情况下,美团团购品牌升级,返璞归真式地把品牌关键词定为“团啥都省”。
而此时,“省”已经从当初的美好愿景,落地到所有具象的消费场景。
“省”的朴素信条
在美团诞生的2010年,团购还是个新鲜事物,本地生活服务这个词也尚未普及。
平台上线后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葡萄酒品尝套餐,对折的直白诱惑迅速带来第一桶金,当天销售79单,销售额近4000元,美团团购也在初出茅庐时就和省钱捆绑在了一起。
时至今日,团购已经完全融入线下消费,成了省钱的近义词。
今年火爆的美食竞技综艺《一饭封神》中,做高端宴请起家的徐记海鲜传承人调研发现,团购让这家老店离年轻人更近。合适的团购套餐是影响他们决策的关键因素,店里曾推出过198元的招牌菜套餐,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尝试,并对品牌留下高品质平价海鲜的印象。
团购完成从融入到影响消费市场的蜕变,关键因素之一便是跟推崇理性消费的时代愈发同频。
精致省、质价比等关键词共同构成当下流行的消费哲学。没有什么比“省”这个字眼更能牵动当今消费者的情绪,当需求比钱包更快膨胀,如何更有效地花钱就成为这个消费时代的必修课。
但美团团购所倡导的省钱,并非低物欲的近义词,也不等同于低配或平替,而是找到兼具实惠和品质的渠道,让更多潜在需求能以较低的成本被满足。
数据显示,去年1-11月,美团平台上“玩乐变美”相关的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了84%;今年进入大暑以来,由年轻人贡献的推拿养生项目交易额同比增长46%,相约养生局成了新消费热潮;“宠物经济”的爆发也有体现,今年8月,美团平台上提供宠物服务的商家数量超过3万家,上半年同比增长超24%。
美团团购见证着本地生活服务需求的释放,并聚集起这些服务、促使非标的服务项目标准化,然后把价格打下来,让消费者习惯来这里寻找最省钱的方案。
宏观经济、个体心理、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书写着这个时代的消费习惯,而美团团购必然是其中关键的一笔。它让优质的消费体验可以轻易获取,9.9元的团购体验课能让一众年轻人得以低成本地探索兴趣爱好,19.9元的美甲特价团让悦己消费随时发生。
今年美团团购继续活跃在线上线下的很多热闹场合,最新动作是携手人气和商业价值突出的代言人肖战官宣“美团团购、团啥都省”的新slogan。
敢于直接将品牌定位在这个朴素而有力的字眼,背后是美团十几年如一日的做好团购的决心。
做好团购的决心
美团初创期,王兴就提出了团购的“三高三低”理论,以消费者第一位出发点倒推:消费者最想要的是高品质、低价格;因此美团要做到高效率、低成本;具体而言,美团得采用高科技、低成本的运营方式。
回头看“美团团购、团啥都省”这句全新的slogan,其实藏着这家公司从未动摇的内核。
时过境迁,美团穿越了千团大战,融合了大众点评,成长为本地生活领域的龙头,并还在势如破竹地发展着。去年财报显示,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营收达突破2500亿,同比增长21%,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5%,交易用户数突破7.7亿,活跃商户数达到1450万。
可以说美团引导了一种消费方式,逐步升级产品、铺设好基础设施,然后伴随着理性消费的时代东风,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、推崇。
时代在变,竞争格局在变,消费者的理念和习惯也在变,美团“帮大家吃得更好,生活更好”的使命一以贯之。这个使命拆解到美团团购品牌,就是通过产品体验升级和业务场景拓展,提供更多维度“省”的体验。
而被美团团购改变的,从来不只有需求侧。在云南大理,“溪流徒步+拓染”“采茶做茶”等传统体验都做起特色团购,这些团购项目在美团的收藏率超过98%的同行。
随着团购的消费方式在低线城市加速普及,供给侧的活力也正在被激发,一个个具体的小城市经济在发展、小城手艺人的价值被认可。
“省”不是简单地用低价去引导消费发生,而让多元的消费潜力被看见。它撬动着增量,也创造着增量。
参考资料
[1] 美团简史:八年与八个关键词,界面新闻
[2] 2025-2026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格局和消费调查研究报告,艾媒咨询
发表评论
登录 | 注册